菖蒲

AI游中国|苏轼笔下的端午,原来这么玩!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一说流传最广。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心怀爱国热忱,却遭奸佞排挤,壮志难酬。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他悲愤交加,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听闻噩耗,纷纷划船打捞,又怕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身体,便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便是

端午 菖蒲 苏轼 赛龙舟 苏轼笔下 2025-05-31 08:53  9

邢大年端午画作: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对话

端午,这个承载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节日,在画家邢大年的笔下具有独特的寓意。作为20世纪中后期活跃于内蒙古的重要艺术家,邢大年的艺术轨迹交织着"京津画派"的典雅基因与塞北草原的雄浑气魄。从北平胡同里的书画世家,到敕勒川畔的艺术深耕,他将个人生命体验熔铸于笔墨之间,

艺术 端午 菖蒲 端午习俗 京津画派 2025-05-31 03:38  9

端午古诗词60首

端午佳节,历代诗人饮酒品粽之余,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001.吊屈原赋(汉)贾谊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古诗词 端午 菖蒲 屈原 端午古诗词 2025-05-31 07:21  7

端午节的多维想象:跨越时空的文化解码

端午节的起源如同银河中的繁星,交织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考古学家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发现,"五月五日"的记载与夏至节气重合,揭示了古人通过观察太阳运行轨迹形成的"阴阳平衡"认知体系 。在楚地,屈原投江的悲壮传说与吴越地区伍子胥的忠魂故事,如同双子星座般共

时空 菖蒲 端午节 龙图腾 河姆渡遗址 2025-05-31 05:46  7

今日端午,牢记:1要躲,2要送,3不挂,4要吃,为盛夏开好头

今天是5月31日,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端午假期的第一天,同时也是2025年端午节到来的日子。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在古汉语中,“端”字有开头、开始的意思,所以“端五”指的就是“初五”,按照历法,农历五月也叫“午月”,因此端午节也

端午 好头 菖蒲 端午节 躲端午 2025-05-31 05:03  9

五毒月九毒日即将来临!这些养生知识要了解

阴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有九天是伤身损气耗精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即阴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这九天,人们容易元气受损,若此时不注意保养,则易出现腰腿酸疼,肩脊酸麻,四肢无力,春夏喉疼目红,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等

养生 艾灸 菖蒲 端午节 柚叶 2025-05-30 17:49  10

端午节将至,牢记:1不戴,2不摸,3要祭,4要饮,老传统不要忘!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当夏日的微风轻轻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艾草清香,我们便知道,今年的端午节即将来临。农历五月初五这个传统节日,又被称作龙舟节,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过各种习

传统 菖蒲 屈原 端午节 雄黄酒 2025-05-30 15:23  8

端午!老辈人说的“3不碰3不玩3要吃”是啥?原来藏着这么多讲究

清晨路过巷口,艾草与菖蒲的清香混着粽叶的湿气扑面而来,卖咸鸭蛋的摊位支起了亮黄色的遮阳棚,竹篮里的蛋泛着油光 —— 端午的气息,就这样从老传统里漫出来了。老辈人常说,端午这天讲究多,尤其是 “3 不碰,3 不玩,3 要吃”,这些听起来像 “老规矩” 的讲究,其

端午 五黄 菖蒲 黄鳝 午时水 2025-05-30 15:22  10

端午挂艾年轻化背后:三谋如何让传统文化 活 起来

如今,95 后博主将艾草香囊与潮玩手办搭配展示,国风直播间里端午战旗皮肤瞬间售罄,这些现象表明年轻人正以独特方式重新解读传统文化。这种文化自觉的兴起,与《三国:谋定天下》对三国文化的创新呈现不谋而合。该游戏不仅重现了赤壁火攻、官渡断粮等经典战役,还借助 “职业

传统文化 端午 菖蒲 司仓 司仓职业 2025-05-30 13:33  11

快乐端午,粽情粽意

粽叶飘香,情暖端阳。苏州市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下属三香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萌娃们在传统习俗体验中感受端午魅力,品味浓浓的粽情粽意,让这个古老节日在童趣中焕发新的生机。

端午 菖蒲 屈原 端午节 三香 2025-05-30 13:02  7